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4月10-13日,由中国物理学会主办、电子科技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应用物理中心联合承办的第二届应用物理会议在学校举行。会议旨在充分发挥物理研究在推动科技创新中的关键作用,促进从事基础和应用物理前沿研究的科研人员与产业界人士的学术交流与交叉融合。
会议设置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红外物理与光电器件、太赫兹/微波/毫米波物理与技术、量子传感与探测、先进光学、应用磁学、极端条件物理与技术七个主题,共安排大会特邀报告6个、分会邀请报告110个、分会口头报告95个以及张贴报告80个,吸引了来自全国140余家单位的550名代表参加。会议期间还举办了主题为“人工智能在物理与材料领域的应用”的圆桌论坛。
校党委书记曹萍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代表学校向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表示诚挚欢迎。她介绍了学校历史沿革、办学理念以及在应用物理学科建设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倡议广大科技工作者与产业同仁紧密携手,锚定国家重大需求,在应用物理前沿领域持续深耕,以原创性突破推动产业链升级,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智慧和力量。
彭练矛院士、俞大鹏院士、邓龙江院士、马晓华教授、陶虎研究员和霍宗亮博士分别就新型晶体管、量子计算、电磁功能材料与结构、射频功率器件、脑机接口和三维闪存技术等主题进行了报告。常凯院士主持圆桌论坛,戴希教授、金魁研究员、蒋建华教授、马滟青教授、翁红明研究员、项晓东教授作为嘉宾,共同讨论了如何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材料设计、物理模拟、实验数据分析等领域的深入应用,探索人工智能与物理理论交叉融合的新范式。
中国物理学会应用物理会议每年举办一次,旨在为学术界与产业界搭建高水平交流平台,推动前沿研究成果向产业应用转化,通过汇聚顶尖研究机构与行业领军企业,促进跨领域思想碰撞,成为加速新技术产业化落地的关键纽带。
编辑:李果 / 审核:王晓刚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