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化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第六届新媒体作品创作大赛公告
文:学工部、光电学院、医学院 图:光电学院、医学院 来源:光电学院 医学院 党委学工部 时间:2025-04-23 121

当画笔与光影碰撞灵感

当科技与艺术交融新生

这一次,让我们以青春为幕布

用灵感、创意与梦想

共同点亮成电人的星辰大海

  为了促进日常生活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为有潜力、有创造力的大学生群体创造探索新媒体的契机,第六届新媒体作品创作大赛围绕“破圈传播新思想,青年担当自践行”,广泛征集多元新媒体作品,挖掘成电新媒体达人,激发调动师生网上发声的内生动力,展示成电学子青春向上的精神风貌。

新媒体1.jpg

本次新媒体作品创作大赛面向全校学生,

无论是自由撰稿的新媒体人,

或是工作室的新媒体小编,

亦或是对新媒体感兴趣的“玩家”,

全都可以参加哦!

还有新媒体大咖现场点评,

助力新媒体团队素养提升!

  为了促进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各学院大学生网络文化建设工作室(学院官微)需择优推荐一支队伍参赛(3-5人);非大学生网络文化建设工作室成员以个人或自行组队(3-5人)参赛报名。

  一、大赛主题

  破圈传播新思想,青年担当自践行

  二、参与对象

  电子科技大学全校在读学生,个人团队均可,可配1名指导老师。

  三、比赛时间安排

  即日起至2025年5月1日:报名

  2025年5月10日前:初赛作品创作

  2025年5月11日至5月18日: 决赛入围评比

  2025年5月19日:公布入围决赛名单和决赛题目

  2025年5月29日:决赛评优

  四、比赛流程及细则

  (一)报名

  即日起至2025年5月1日,将报名表(报名表见文章末)提交至指定邮箱:guangdian_uestc@163.com,并加入QQ通知群887810547。(或扫描海报右下角QQ群二维码)

  (二)初赛作品创作

  1、初赛作品创作:

  (1)「非遗新浪潮:乡村的国潮密码」 ——用新媒体技术活化传统技艺,展现乡村振兴中的文化传承与年轻化表达。

  (2)「破界·共生」——探讨AI时代人机协作、跨文化对话、虚实融合等命题,呈现多元包容的文明图景。

  (3)「城市微光:平凡英雄」——捕捉生活中平凡工作者等的温暖瞬间,致敬时代微光。

  (4)「成电新特色:跨学科融合」——在多学科交织发展的当代,寻找科技新的突破口,探寻更多的可能性。

  2、创作时间:

  2025年5月10日前将初赛作品发布链接提交给工作人员。

  (三)决赛入围及决赛评优

  1、2025 年5月11日至5月18日,联盟将对所有作品进行审核,邀请师生评审进行评分,5月19日公布入围决赛名单和决赛题目。

  2、决赛计分方法:

  (1)总分=0.2*网络投票+0.8*现场打分

  (2)网络投票积分规则:1-3名积30分,4-6名积25分,7-10名积20分,11名-14名积15分,其他为10分。网络投票产生的分数按20%计入总分。

  (3)现场打分:参赛队伍以ppt的形式在5min内展示作品,讲解构思,展现团队风采等,由邀请的新媒体专家评委进行点评打分,按打分的80%计入总分。

  (4)人气奖:决赛时每个学院派出一名大众评审为作品投票,票数最高队伍获得。

  3、2025年5月29日,决赛队伍通过ppt现场展示作品,评委现场打分并同步开启网络投票。具体时间与地点等待后续通知。

  五、作品要求

  1、作品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短视频、微电影、网文、摄影、海报设计、推送排版、H5长图等新媒体形式。

  2、各参赛队伍进行采编,题目自拟,须为新创作,如参考使用自身的原作品不得超过30%,如使用网络内容必须无版权争议,并在推送中注明来源和作者。

  3、推送内容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

  4、参赛队必须使用指定推送格式:在结尾处注明“本文为电子科技大学第六届新媒体作品创作大赛参赛作品”。其他图文编排内容不作格式和篇幅要求。

  5、主办方权利:主办方拥有对征集作品进行后期制作、修改创作、宣传推广、展览出版的权利,但不承担包括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著作权、商标权等纠纷而产生的法律责任。

  六、评分要求(总分100分)

  1、主题设定:评估对参赛主题的理解和呈现,内容是否积极向上且新颖。(20分)

  2、设计创意:评估作品内容的创意程度、独特性和创新性。(10分)

  3、技术水平:考虑作品运用设计软件、工具和技巧的能力。(10分)

  4、信息传达:评估作品传达信息的能力,即对主题的表达是否突出且清晰。(10分)

  5、艺术表达:评价作品整体的美感,对于色彩运用、排版布局以及是否有字幕及其表达效果、作品色彩是否协调优美,画面是否稳定。(20分)

  6、整体效果:综合考虑作品的整体效果,视觉冲击力、吸引力和视频讲述的效果。(30分)

  七、奖项及奖品设置

微信图片_20250422101231.png


                                                                                     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文化建设工作办公室

                                                                                         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文化工作室联盟

                                                                                           时光沉电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

                                                                                                 成电医学网络文化工作室

编辑:张闻起  / 审核:李果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