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新闻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经管学院承办首届前沿科技与产业创新发展论坛
文:汤艽东、李柳 图:经管学院 来源:经管学院 时间:2025-06-10 286

6月7日,由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前沿科技与产业创新治理专业委员会(筹)主办,经济与管理学院承办的第一届前沿科技与产业创新发展论坛在清水河校区举行。本次论坛共设置8场主旨报告、1场圆桌论坛、1场期刊编辑面对面和7场分论坛,旨在探讨人工智能时代的前沿科技与产业创新,吸引了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13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线上直播观看量破五万。论坛开幕式由经管学院副院长肖延高主持。

8064F25BD056D459B6C5495ED0D_72BEDFA7_82D

经管学院院长陈旭在致辞中表示,学院多年来始终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致力管工融合的知识创造,培育领军型经济管理人才,务实推进“特色化、国际化、品牌化”三大发展战略,管工交叉凸显学校特色,产教融合彰显学科特色。在人工智能深刻改变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背景下,产业数字化发展尤为迅猛,为经济管理研究提供了战略机遇。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借助此次论坛深入交流前沿学术思想,精准剖析行业痛点难点,共同探索创新解决方案,为推动产业创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贡献智慧与力量。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名誉理事长方新表示,建设科技强国需要准确把握前沿科技发展方向,既要关注颠覆性技术突破,也要重视高水平、有情怀的科研,现代科技不仅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工具,更在重塑人类文明形态。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长穆荣平表示,专委会成立时间并不长,但已展现出强劲的学术活力与卓越的组织能力。在当前以人工智能大模型、具身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与产业变革浪潮下,专委会的成立和论坛的召开,意味着将在该领域大有作为。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前沿科技与产业创新治理专业委员会(筹)主任梁正希望将专委会打造成年度学术品牌,凝聚思想共识、团结各方力量的平台,为把握时代发展机遇、应对未知风险挑战、促进跨界协同创新,贡献智慧和力量。

主旨报告环节由专业委员会(筹)主任梁正主持,八位专家学者做主题分享报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副理事长胡志坚分析了AI对科研范式的革命性影响,指出人工智能正改变科研各环节,但也面临数据质量等挑战。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副理事长柳卸林提出“国家引领的分布式产业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认为未来产业需要灵活、开放的创新体系。浙江工商大学陈衍泰副校长分享了浙江创新生态系统经验,强调政府、企业、高校协同的动态闭环模式。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孙玉涛提出通过“学科集群”建设和动态编制管理来推动Robotaxi产业发展。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余江介绍了未来产业的五大驱动力,主张构建中国自主的AI软硬件生态体系。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兴技术管理研究所所长邵云飞建议企业建立动态战略视角,打造核心技术商业化平台应对逆全球化挑战。蚂蚁集团研究院院长李振华指出AI大模型将推动服务业变革,创造新的发展优势。快手科技副总裁、快手研究院执行院长蔡雄山谈到AIGC目前是行业中的热点话题,探讨了AIGC在各行业的创新应用与发展路径。

5187F7189DF2B36E3009A8A342B_AFE8D6D7_50B

8749FF1AC31CB6781A14AE996B2_97C43323_541

10D56DA1A1CFF5BE3D79460701A_5C9537F2_5AD

论坛期间还围绕数智时代的产业科技等议题开展了专家圆桌论坛,举行了7个不同主题的平行论坛和期刊编辑面对面交流会,并评选了高水平论文奖。

本次论坛汇聚了人工智能与产业创新领域的顶尖学者与实务专家,通过深入探讨科研范式变革、产业创新路径与数字化转型等核心议题,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创新管理理论体系,更通过产学研深度对话搭建了知识转化桥梁,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撑。


编辑:刘瑶  / 审核:罗莎  / 发布:王晓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