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时讯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脑科学前沿技术研讨与产业发展圆桌会议在蓉成功举办
文:秦云 图: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主办方官方图 来源:生命学院 时间:2025-06-15 1408

6月11日-12日,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在蓉成功举办。作为大会系列活动之一,脑科学前沿技术研讨与产业发展圆桌会议于6月12日在成都天府国际会议中心圆满举行。本次会议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厅、电子科技大学主办,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省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研究院、浙江大学脑机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北京师范大学承办。

图片5 合照.JPG

科技部秘书长潘晓东,古巴科技与环境部部长阿曼多•罗德里格斯•巴蒂斯塔,四川省政协副主席林书成,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以政,欧洲科学院院士Fabio Babiloni,古巴科学院院士Mitchell Valdes Sosa,古巴科学院院士、电子科技大学教授Pedro Valdes Sosa,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主任高翔,四川省科技厅副厅长杨品华,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徐红兵,以及来自国内的高校、研究机构、创新企业等知名专家和产业代表参会。会议由电子科技大学中国-古巴神经技术与脑器交互“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主任尧德中主持。

图片2 潘晓东.jpg

潘晓东对与会嘉宾表示欢迎。他表示,脑科学研究作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重点领域,在联合攻关、平台构建、实验验证及成果转化方面成效显著。希望中古双方继续依托"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框架,携手推动脑科学领域前沿创新与产业升级迈向新高度。

图片3 林书成.JPG

林书成表示,脑科学已进入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关键阶段。要进一步深化科技合作,强化产学引领,开拓脑科学研究新局面。要始终坚持科技向善,重视科技伦理的治理框架和治理规范,让脑科学研究更好地造福人类。

图片4 阿曼多.JPG

阿曼多·罗德里格斯·巴蒂斯塔表示,2024年,中国-古巴神经技术与脑器交互“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的建设意义重大,是中国推行开放包容、共享发展的重要见证。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数据、技术等资源共享,让脑科学发展成果惠及各国人民。

在成果发布环节,大会通过视频播放的形式,展示了脑科学领域的重大进展,涵盖脑科学及脑疾病相关技术、平台建设与产品研发等六项成果,包括全球脑联盟(GBC)成果(古巴神经科学中心、麦吉尔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侵入式脑机智能技术及临床应用成果(浙江大学)、儿童青少年脑电研究与应用智能平台(北京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科大讯飞)、小鼠海马介观联接脑图谱研究成果(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中国-匈牙利脑科学“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侵入式脑机接口双靶点 DBS 治疗药物成瘾临床成果(景昱医疗)、中-古科研级脑电系统研发成果(电子科技大学/中国-古巴神经技术与脑器交互“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等。

图片6 王以政.JPG   图片7 潘纲JPG.JPG 

图片8 Mitchell.JPG   图片9 Fabio.JPG

在脑科学前沿主旨报告环节,王以政、浙江大学脑机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潘纲、Mitchell Valdes-Sosa、Fabio Babiloni分别作了题为“神经调控与神经疾病”“从脑机接口到脑机智能:智能的视角”“Neurotechnology for addressing demographic challenges”和“Real-time Human Factors assessment during aerospace flight operations and training: a neuroscience perspective”的主题报告。

图片10 圆桌会议6人.JPG

在脑科学产业发展圆桌讨论环节,与会专家学者和产业代表围绕脑科学、脑疾病相关产业发展议题,共同探讨了脑科学产业的发展趋势、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策略等议题,为推动脑科学产业的落地和发展贡献智慧。

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为国内外脑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产业代表提供了思想碰撞和交流合作的平台,有力推动了脑科学研究领域前沿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为推动脑科学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贡献思想和力量。


编辑:助理编辑  / 审核:王晓刚  / 发布:陈伟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