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近日,我校数学科学学院讲师李佑铭与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贾晨研究员合作,提出了一种新的数学理论方法,为非马氏随机基因表达动力学研究的关键问题提供了全新且深刻的理论解释,并以第一作者身份将成果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
文中所提出的等效马尔可夫动力学(EMD)方法能将一大类非马尔可夫模型转化为等效的非时齐马尔可夫模型,使得非马氏模型和相应的非时齐马氏模型在任意固定时间点上的mRNA和蛋白质数量的联合分布相同。通过该方法,论文精确求解了多个具有非指数降解或时滞降解的经典基因表达模型,不仅与近期实验观察结果高度吻合,还为蛋白质时滞降解会显著增强蛋白质数量分布的双峰性或对蛋白数量分布的双峰性提出了可验证的预测,为理解同基因细胞群内的表型异质性提供了更深层次的见解。
这篇论文的全部工作由李佑铭讲师与贾晨研究员两人完成。他们凭借深厚的学科素养、敏锐的学术洞察力以及默契的配合,独自攻克了这一极具挑战性的课题,是我校数学科学学院与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跨学科合作的典范,充分彰显了数学与物理学深度融合所能释放出的巨大能量。
李佑铭,讲师,博士。2014年获四川大学数学学院学士,2020年获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博士,2021-2023年在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2023年加入电子科技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研究方向包括随机过程及其在生物数学中的应用,相关成果发表于Phys. Rev. Lett., SIAM J. Appl. Math., J. R. Soc. Interface, Phys. Rev. E等。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论文链接:https://journals.aps.org/prl/accepted/10.1103/tksw-5gb6
编辑:刘瑶 / 审核:李果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