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7月2日-3日,中国共产党电子科技大学第十次代表大会隆重召开。校党委书记曹萍代表第九届党委作了《牢记教育强国使命 勇攀电子信息高峰 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而不懈奋斗》的报告。学校师生第一时间认真学习大会精神,结合学校建设发展和个人工作学习实际畅谈感想体会。大家一致表示,将认真学习贯彻学校第十次党代会精神,锚定大会确定的奋斗目标,敢闯善为、改革创新,踔厉奋发、勇攀高峰,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贡献智慧和力量。
学校办公室主任杨敏表示,党委工作报告总结成绩实事求是、鼓舞人心,谋划未来站高望远、催人奋进,尤其是系统回答了“教育强国、成电何为”的时代命题,必将对学校未来五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的工作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学校办公室将深入学习贯彻本次大会精神,充分发挥综合枢纽部门职能,认真做好任务分解和责任分工,切实抓好督查督办和跟踪问效,推动党代会作出的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同时,我们还将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对大会部署的依法治校、规章制度体系建设等涉及学校办公室自身职能的任务,始终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努力为提高学校治理能力和水平提供有力支撑,更好地服务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党委组织部部长张庆琳表示,学校第十次党代会胜利召开,为学校发展擘画了崭新蓝图。党委工作报告对标党中央要求、紧扣学校实际,系统谋划了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明确了“一融双高”的实践路径。面向新征程,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学校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着力构建高质量党建工作体系;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着力建强党的组织体系、筑牢战斗堡垒;严格贯彻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全力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人才队伍,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为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和坚实保障。
党委宣传部部长吕红胤表示,学校党委工作报告高屋建瓴、视野宏阔,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对进一步奋力书写“教育强国、成电何为”精彩答卷作了系统部署。特别是报告鲜明提出“深入实施文化兴校战略”,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继续深化凝练、传承发扬以“校训、校风、学风”为核心的成电精神,着力打造文化品牌,加快建设校史馆新馆、编撰成电校史系列书籍、推广传唱校歌、推动编排展演校史剧,用心用情讲好教书育人、科技攻关、干事创业的成电故事,在全校塑造争创一流的精神气质,涵育和谐包容的文化氛围,为学校事业发展凝聚更加磅礴的奋进力量、提供更加强劲的精神支撑。
党委统战部部长钱云光表示,党委工作报告系统总结了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各项事业取得的喜人成绩,鼓舞人心。报告提出的发展目标催人奋进、举措务实可行,体现了学校党委锚定目标不放松,接续实干的奋进精神。党委统战部将深入贯彻大会精神,不断优化大统战工作格局,支持学校各民主党派、统战团体和无党派人士建功立业、建言献策,进一步提升统战工作质效。同时也将组织统战对象深入学习贯彻学校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带领广大党外人士始终与学校党委同心同向同行,为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贡献统战力量。
教务处处长刘宇表示,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始终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和大力推进新工科与一流本科教育建设,成效突出、成果丰硕,被誉为中国工程教育改革先锋。党委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学校事业取得的成绩,深入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机遇,科学谋划了未来高质量发展路径。报告将“启智润心、创新卓越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作为今后学校工作的重要任务,锚定教育强国战略部署,深入推进新工科2.0建设,打造以ECE领军计划为引领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范式。在学校党委领导下,我们将以“一个计划、四大行动”为抓手,全面构筑基础性、前沿性、交叉性、挑战性和个性化的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更大力量。
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院长唐万斌表示,作为一名党员和科研战线的亲历者,我对学校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成绩倍感自豪。党委工作报告深刻剖析了当前学校面临的机遇挑战,明确了未来五年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思路,为学校学科建设、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新征程上,我将与学校老师们一起,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坚决贯彻落实学校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坚持“四个面向”,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强化有组织科研,持续深化基础前沿和新兴交叉领域研究,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书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成电答卷”贡献智慧和力量!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冷甦鹏表示,党委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近年来学校发展取得的喜人成绩,科学谋划了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学校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为实现2035年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总体目标指明了实施路径。展望未来,我们满怀信心。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将锚定教育强国目标,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推动“双一流”建设迈向新台阶,团结带领学院师生以更饱满的热情和更坚定的信念,投身到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伟大事业中,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扎实行动和优异成绩交出“教育强国、成电何为”的满意答卷。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程钰间表示,党委工作报告全面擘画学校未来高质量发展新蓝图,为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注入强大动力。报告提出的战略安排、发展思路和重点任务明确清晰、务实有力,体现了学校党委锚定目标不放松,接续实干的奋进精神。立足新起点,肩负新使命,电子学院将始终把服务国家作为学院的最高追求,锚定学院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目标,深化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打造一流师资队伍,实现科研工作量质齐升,奋力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研究型学院建设,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电子学院力量!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杨阳表示,学校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取得的卓越成绩令人振奋,在未来工作中,我将带头学习宣传贯彻大会精神,与学院班子成员一起,带领学院师生把党代会确定的各项部署要求落到实处。学院将深入贯彻落实学校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一融双高”,潜心立德树人、加快学科发展,紧抓新质生产力发展机遇,以“影响力双提升计划” 推进教师队伍和学科建设影响力,以“拔尖人才培养计划”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堪当重任的时代新人;以“有组织科研推进计划”,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推进四川省人工智能学院建设,抢占全球人工智能战略制高点,助力国家重大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我们要共建追求卓越、相互欣赏的良好文化氛围,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强院,为回答 “强国建设、成电何为”的时代命题贡献力量。
第二十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太惠玲教授表示,作为一线科研工作者,聆听党委工作报告,让我倍感振奋也深受感召。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大投入,科研平台日益完善,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坚实的保障。当前,电子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学科建设发展充满机遇挑战。报告描绘的学校未来发展蓝图宏伟壮丽,内容详实丰富,分析研判科学,让我更加深刻认识到自己从事的敏感材料及传感器件研究工作在新征程中肩负的重要使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科研工作中,携手团队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前沿性、创新性研究,在努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方面矢志奋斗。
基础与前沿研究院董帆教授表示,作为亲历者,我深切感受到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各项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学校党委工作报告以全局视野,精准研判发展形势,对“学科交叉融合”“有组织科研”“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关键路径的论述,与我从事的智能环境与传感技术高度契合,体现了学校党委对科研规律的前瞻把握,为学者攻坚前沿领域指明了方向。未来,我将以本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引,深耕“双碳”创新技术研究,发展智能环境交叉学科新方向,助力美丽中国建设;更将坚守育人初心,培养兼具家国情怀与国际竞争力的英才,为学校谱写事业发展新篇章作出贡献。
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组织员葛福国表示,党委工作报告对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作了全面总结,科学谋划了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字字铿锵、催人奋进!作为一名青年教职工党员,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这激励着我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一方面以促进事业发展为牵引,聚焦高研院师生创新理论武装、支部组织体系建设、党员示范作用发挥、高研文化氛围营造等方面创新善为、敢闯敢试;另一方面依托理论中心组学习、支部主题党日等形式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代会精神,更好凝聚师生共识、汇聚发展合力,把报告中对未来蓝图擘画的思路、方法和举措落实到推动高研院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中。
英才实验学院(未来技术学院)辅导员马进毅表示,现场聆听报告,深感振奋,报告中提到“教育强国、成电何为”,展现的是成电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一直以来,我们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持续深化“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内涵与实践。作为一名工作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一线的思政教育工作者,我将深入贯彻学校未来五年总体工作思路,主动提升新质思政工作能力,为构建“启智润心、创新卓越”的人才培养体系作贡献,在深化新工科2.0和ECE领军人才培养新范式改革中,创新、高效、高质量开展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博士生韩雨伯表示,现场聆听党委工作报告后,我感觉非常激动和自豪。2025年是我在成电求学的第十年,我见证了自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学校突飞猛进的发展和显著的改革成效。报告中提到“构建多学科交叉、科产教协同、长周期贯通的人才选培机制,推动博士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作为一名博士生党员,我将在未来的博士生求学时光内,努力提升自身学术能力、主动融入国家战略需求、积极拥抱未来新兴产业,努力成为一名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成电博士研究生。
编辑: / 审核:李果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