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7月10日至15日,电子科技大学“寻光康巴”先锋调研队在康定市炉城街道开展调研实践活动。调研队深入当地基层,聚焦产业发展、文化传承、乡村教育等领域,以专业知识服务乡村振兴,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调研队深入清泉村,与当地村民、村干部面对面交流,发现当地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着土壤温湿度受气候变化影响分布不均、病虫害问题严重增加种植成本、农产品中间环节利润受挤压导致收益微薄等基础设施及科技支撑不足而产生的问题。
针对清泉村农业发展的痛点,调研队充分发挥电子信息学科优势,结合所学专业知识,运用自主研发光纤分布式传感系统实时监测农田土壤温湿度动态变化,将数据上传至云端服务器,并接入DeepSeekAI大模型结合具体作物类型及生长阶段进行多角度分析,为农户提供科学种植、养护、管理建议。
调研队在芹菜田中测试小程序的温湿度监测性能
同时,调研队引入飞行器控制与信息技术,利用自制无人机进行精准农药喷洒,克服了复杂地形的限制,有效降低了用药成本和环境污染,减轻了农民负担。
调研队对自制无人机进行调试
此外,团队初步搭建了线上农产品销售小程序,协助当地村民拓宽农产品销路,进一步助力当地产业发展,促进农户致富增收,并为当地创造“配送员”等就业岗位,激发农业发展内生动力。
线上农产品销售小程序调试界面
在文化传承方面,调研队紧扣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和加强历史文化保护的要求,依托炉城街道历史文化资源及毗邻的甘孜藏族自治州博物馆,开展了丰富的实践活动。队员们参观了州博物馆,通过珍贵文物、图片和场景,深入了解了甘孜独特的藏族历史、灿烂文化、精美艺术与光荣革命历程,深化了对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理解和认识,增强了做好保护传承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调研队成员被博物馆展示的灿烂瑰丽的康巴文化所震撼,结合甘孜独特的藏族历史和灿烂文化,运用AI工具精心设计并绘制了西大街沿线十余个圆形石墩的民族主题图案。众多当地居民、来往游客驻足观看,纷纷为调研队将甘孜特色藏族文化融入街头艺术创作的行为点赞,让队员们深刻感受到艺术在服务基层、促进民族交流中的桥梁作用。
为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助力乡村基础教育发展,调研队走进西大街小学开展暑期托管服务。队员们发挥光电学科专长,通过精心设计的趣味科学实验,将抽象的光学原理转化为生动体验,有效激发了乡村儿童的科学探索好奇心。
当地小朋友积极参与光学实验
团队还开展了课业辅导,针对不同学龄段学生创新教学方法,有效提升了学生学习效能,着重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调研队成员细心辅导学生功课
本次实践活动内涵丰富,团队成员团结协作、攻坚克难,充分展现了成电青年心系民生的责任感与社会担当。调研队队长毛伟涵表示:“作为成电学子,我们要秉持‘求实求真、大气大为’的校训精神,将个人发展融入到党和国家建设事业中,充分发挥学科优势,让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编辑:刘瑶 / 审核:王晓刚 / 发布: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