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在行动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机关党委与计算机(网安)学院党委联合开展红色教育实践培训活动
文:罗莎 图:机关党委 计算机(网安)学院党委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25-07-18 508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4周年,7月11日至14日,机关党委与计算机(网安)学院党委联合开展了“传承红色基因 勇担强国使命”红色教育实践培训活动。包括学院教授、辅导员和领导干部在内的40余名教师前往贵州省岑巩县及周边地区,通过实地研学和考察交流,进一步增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

9cbc871bd625056b4b5a00807b51b0b.jpg

  活动期间,教师们先后前往岑巩县塔山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点、困牛山红军战斗遗址陈列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现代农业示范园展示中心等地开展现场教学。

f080f240763d7f98d62885591107e66.jpgc6cea0989a0d9a25e239f580e16c33b.jpg

  在塔山村,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塔山村党支部书记郑培坤分享了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经验,学校派驻塔山村驻村第一书记罗尹奇现场汇报了学校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中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实效,让大家深刻体会到党建引领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在困牛山红军战斗遗址,教师们瞻仰了红军壮举纪念碑,聆听了红军战士英勇战斗直至集体跳崖的革命事迹介绍,对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教师们回顾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艰苦历程,通过馆内历史照片、实物等生动展陈,深刻认识到鲜血铸就的抗战胜利成果来之不易。在现代农业示范园展示中心,教师们参观并了解了现代农业示范园展示中心、岑巩县杂交水稻研发检测中心等,结合现场开展的案例教学,深入了解了岑巩水稻制种发展历程、经验总结及未来规划等,对科技赋能农业发展的成果有了进一步认识。

  此次培训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生动鲜活的党性教育课堂,更让大家近距离感受到学校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中取得的丰硕成果。

adfc85fada7d55ecd329da584fe814a.jpg

  研究生院院长林媛教授深有感触:“这次培训内容丰实、形式鲜活,收获满满且影响深刻。困牛山红军壮举遗址的现场教学,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述直击人心,先辈舍生取义换今朝国泰民安,何其珍贵;塔山村实地见闻,见证了扶贫干部的跨界成长,学校十年深耕赢乡村巨变,身为成电人,自豪满怀。所谓‘百闻不如一见’,此行提升了个人的思想境界,盼望更多老师能参与其中。”

  计算机(网安)学院蒲晓蓉教授表示:“这次岑巩之行,让我看到了学校推动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显著成果和当地红色文化的传承。作为科技和教育工作者,我们将在科研工作中不断探索创新,为推动科技进步、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做出积极贡献。”

  学院辅导员李昊坤则说:“高校辅导员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我将把这次学习的收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引导广大青年学生铭记历史,投身强国伟业。”招标采购中心刘国菊感慨道:“岑巩从一个国家贫困县变成了安定和谐的黔边小城,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学校多年帮扶工作的实效,将把所闻所感带回学校与更多师生分享,并将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学习学校挂职干部无私奉献的工作作风,为全校师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教师们纷纷表示,通过走进红色基地,重温革命历史,进一步激发起党员干部爱党爱国爱校热情和干事创业的激情,将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和更强的责任感,不断强化作风建设,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动力。

  据机关党委负责人介绍,机关党委自2024年起组织开展岑巩红色教育实践培训,旨在帮助党员干部提升党性修养和宗旨意识,深入了解学校脱贫攻坚成效,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今年联合计算机(网安)学院党委联合开展学习培训,提供了一个机关与学院交流互动的平台,有助于机关党员干部更好地了解学院师生需求,进一步提升服务学院师生的工作水平。


编辑:罗莎  / 审核:李果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