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7月10日至15日,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人工智能 赋能乡村”实践队——智汇岑巩队开展乡村振兴促进主题社会实践。期间,前往岑巩县第四中学、大有镇中心小学、大坪社区等地,开展了人工智能科普讲座、教育调研、留守儿童关爱和智慧农业考察等活动,为乡村振兴促进贡献成电智慧和青春力量。
人工智能+教育——科技赋能乡村课堂
实践队联合岑巩县教育局,面向全县2000余名中小学教师,举办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专题培训活动。依托计算机(网安)学院优质师资力量,组织专题讲座与实操演练,内容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在辅助办公、赋能教学等领域的应用,提升了教师对AI技术的认知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实践队成员与蒲晓蓉教授、蔡世民教授以及青年骨干教师肖逸飞深入交流,学习了提示词优化大模型输出的实用方法,探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结合的理论,以及人工智能与教学跨学科融合的路径,深刻体会到用前沿科技赋能乡村教育的重要意义。
实践队在岑巩县大坪同心社区面向低龄儿童开展了系列特色科普活动。计算机和人工智能基础知识讲解,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孩子们介绍科技原理,AI绘画与诗歌创作体验,让孩子们亲身感受智能技术的创造力。无人机飞行原理讲解与演示,通过实际操作展示科技应用。在活动中,同学们特别注重将“科技报国”的理念融入教学,通过互动游戏、动手实践等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们感受科技的奇妙魅力,也激发了他们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趣。
人工智能+调研——深入把脉教育痛点
实践队与岑巩县大有镇中心小学丁鹏校长、成文燕副校长及骨干教师等进行深入交流,系统调研该校教育教学现状及师生数字素养基本情况。通过访谈,同学们总结出人工智能赋能乡村教育在岑巩地区的核心痛点:教职工群体存在AI工具应用能力薄弱、培训转化效果不佳;高龄教师面临技术理解与操作门槛;部分优质AI教育资源因付费壁垒及信息渠道缺失难以触达等。面对这些结构性挑战,实践队成员充分发挥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科优势,厘清教师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认知误区,并且分享了开源/免费AI工具链及权威学习资源。后续,实践队将持续跟进,重点围绕智能备课辅助系统与AI赋能的作业批改算法等核心教学环节进行技术对接与模型调优,旨在降低教师重复性劳动强度,提升教学效能,为乡村教育的数字化赋能与智能化升级提供成电方案。
在岑巩县塔山村村委会,实践队与电子科技大学“至微”支教队进行了交流,并对参与社区助学服务的小学生展开访谈调研。在活动中,队员们深切了解到塔山村社区对教育的高度投入与珍视,其浓厚的助学氛围令人鼓舞与欣慰;同时也对当地部分“父母在外务工,孩子留守全托于学校”的现实情况深感牵挂。
实践队成员走进岑巩县思旸镇板桥村、马院村,探访计算机(网安)学院教工党支部对接帮扶的留守儿童家庭。队员们与孩子们及其家人亲切交谈,详细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和学习需求,并向孩子们介绍了人工智能基础知识。临别时,实践队为孩子们送上了精心准备的绘本、玩具等礼物。
人工智能+乡村——实地走访了解民情
实践队来到塔山村,在田埂旁与村民驻足交流,与“光荣之家”中的退伍老兵促膝长谈。在老人的讲述和村民的畅谈中,实践队成员不但了解了一个家庭几十年来的变化,更真切感受到一个村庄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轨迹与时代风貌。从改革开放的探索到脱贫攻坚的努力,再到如今乡村振兴的推进,塔山村村庄面貌与村民生活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这让实践队队员深刻认识到,乡村的发展变迁是时代进步的鲜活注脚,深入基层调研则是把握乡村脉搏的重要途径。
在塔山村驻村第一书记罗尹奇的带领下,队员们走进塔山村村委会,重点了解该村党支部建设的具体情况,积分超市”、村民技能培训等特色治理与发展举措,和塔山村在基层治理与乡村发展中的实践路径。队员们还参观了村里的智慧养牛基地,实地考察了基地的节能饲喂系统、智能化环境监测设备和数据管理平台,详细了解了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牛群健康监测、饲料精准配比等现代化养殖模式,深切体会到科技在提升养殖效率、保障牲畜品质方面的显著作用。
人工智能+产业——一线调研寻找突破
实践队参观了思州石砚非遗基地,在周氏第五代传人周永平先生的带领下学习石砚的原料产地、材质特点、图案分类等,了解到思州石砚在时代发展中的科技赋能、产业转型以及传承现状与问题,并亲身体验了石砚制作,真切体会到其背后所蕴含的匠心与不易。参观期间,同学们进行了讨论交流,认为人工智能技术或将成为激活思州石砚非遗生命力的关键引擎,可从多维度构建“AI+非遗”赋能体系、借助智能推荐算法精准匹配文旅市场需求等,为石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助力乡村特色产业突破地域限制。
实践队还走进了贵州杰博电气科技有限公司,实地探访打火机完整生产链,深入了解生产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及计算机技术在推动产业升级中的应用路径,重点探寻了企业借助科技赋能实现生产流程革新、提升生产效率的具体举措。参观结束后,队员们进一步探讨,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可进一步攻克核心瓶颈工序。如上料插盘环节的效率困境,当前该环节因人工操作重复单一、准确性要求高,如果采用计算机视觉方法(如FCN全卷积网络)精准识别打火机配件,并辅以自动化控制的全自动上料插盘,将进一步驱动打火机产量提升。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成员们实地调研了岑巩的生活教育情况、当地产业发展,深切体会到乡村振兴战略给基层农村带来的变化,看到了科技赋能给乡村振兴带来的动力。在实践期间,学院党委书记于乐走访慰问了实践队队员,勉励大家“乡村振兴注定是一条很长的路,持之以恒才是发挥作用的关键”。未来,实践队成员将努力把专业所学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在提升个人专业能力的同时,为助力乡村振兴迈上更高台阶不懈奋斗,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持续贡献青春力量。
编辑:刘瑶 / 审核:王晓刚 / 发布: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