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电子学院三叶草实践队:青聚彝乡绘写乡村振兴精彩画卷
文:高烎寅 图:电子学院 来源:电子学院 时间:2025-08-05 158

1.jpg

  7月6日至19日,电子学院三叶草实践队前往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梅林镇干田坝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8名成员聚焦当地发展现实需求,开展教育帮扶、科技启蒙、推普、科普等实践活动,赋能彝乡发展振兴,将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用青春绘写乡村振兴的“为民”画卷

  三叶草实践队成立于2012年。自成立以来,始终以“用爱装点未来,用知识助力乡村发展”为宗旨,服务中国偏远乡村教育与乡村发展。马边县位于小凉山区,曾因为地理限制和教育程度问题,长期处于贫困“洼地”,多年来,团队聚焦当地需求,持续开展暑期支教和推普实践,助力当地儿童成长,更见证了这座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从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的发展变化。

2.png 

团队在马边开展实践服务近十年

  秉承为民服务的初心,在此次实践的准备阶段,团队回访联系受助学生,与当地风之顶支教联盟积极沟通,围绕小凉山彝族山区实际需求制定实践方案,联合学校爱心书屋、“环益童行”项目组筹备爱心物资,开展能力培训十余场,高效完成方案优化、课程设计、物资筹备等工作,为“立体赋能乡村学子教育,精准服务乡村治理需求”做好前期准备。

3.png 

围绕马边实际需求进行实践准备

用青春绘写乡村振兴的“实干”画卷

  针对当地学生学龄分布广的现实情况,支教队以学龄为基础划分,采取“大班+小班”的方式展开教学。以基础课程为依托,开展科学家精神宣讲,讲述两弹元勋故事,扩充艺术、实验、中国舞等实践体验课程。在提升学生知识水平的同时,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以“两弹一星”精神传承和科研启蒙活动帮助他们树立理想信念,激发学习斗志,让梦想与时代同频共振。

4.jpg 

多元课程助力学生成长

  团队成员躬耕实践,用脚步丈量大山,持续追踪当地学生和家庭发展情况,点对点走访高考生家庭,了解困难情况、当地产业发展,并对大学相关问题答疑解惑,助力学生成长发展。此外,团队还同长安大学启航绘梦青塘暑期支教队合作开展互寄信件活动,协力扩宽乡村孩子的眼界,激发他们探索世界的兴趣。

5.png 

队员走访考生家庭

用青春绘写乡村振兴的“创新”画卷

  面对山区彝乡普通话普及率低等情况,队员们在邻里乡党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当地居民语音面貌,探寻因地制宜的推普方式。团队尝试从“下一代”入手,设计“推普+文化”的支教课堂,将普通话与音乐、诗歌、童话、书法等内容结合,培养年轻一代的“推普员”,鼓励他们回家后带动父母学习。

6.png 

在课上课下开展推普工作

  茶叶种植和竹苗培育是当地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围绕这些产业,团队参观调研当地农办产品加工厂,实地考察学习茶叶和竹苗的种植情况,对当地特色茶叶“沙腔碧玉”和主要经济作物竹苗进行宣传推广。通过对村民家庭进行走访交流,团队对当地居民的短视频平台使用情况与使用习惯进行了考察,并就当地发展“互联网+农业”形成分析报告,助推产业发展,赋能乡村振兴。

7.png 

调研当地茶叶种植和竹苗培育产业

  支教结束前一天,团队受邀参加当地火把节,和来自五湖四海的爱心人士以及当地青年深入交流,一同探讨当地教育和经济发展的问题,进行了一场关于马边与乡村振兴的“青年大讨论”。未来,三叶草实践队将继续扎根马边基层,持续深化教育帮扶,赋能乡村振兴,让青春之花与索玛花一同扎根凉山,绽放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8.png 

一场关于马边与乡村振兴的“青年大讨论”

编辑:刘瑶  / 审核:王晓刚  / 发布: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