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电子学院织翼实践队:十年扎根亚弄村,用青春力量绘就乡村振兴画卷
文:黄振 来源:电子学院 时间:2025-08-11 273

  7月6日至22日,电子学院织翼实践队一行17名师生前往康定市甲根坝镇亚弄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以“教育赋能、产业帮扶、民族团结”为主线,通过多元课程教学、产业调研、文化推广等形式,为乡村发展注入青春活力,彰显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1.jpg 

助力乡村教育,AI技术点亮智慧课堂

  织翼实践队在亚弄村社会实践育人基地精心打造了为期12天的乡村暑期夏令营,吸引了来自亚弄村、日泽村、扎日村等周边村落的30余名藏族儿童参与。开营仪式上,实践队向孩子们捐赠了书本及各类学习文具,为他们的暑期学习送上暖心助力。

  结合当地学生的学习需求,实践队构建了涵盖基础学科辅导与多元素养提升的课程体系。在学业辅导方面,开设语文、数学等基础课程,帮助孩子们巩固课堂知识、高效完成暑期作业;在素养拓展领域,打造了包含音乐、卫生、科学、财经等十余门课程的多元化内容,覆盖基础素养、兴趣拓展、科技认知和综合实践四大类别。例如,尹良君老师以生动案例科普雷达探测原理与隐身飞机知识,将复杂科技概念转化为浅显易懂的内容;冯烺同学发挥专业特长,借助积木编程软件,带领孩子们体验坦克大战、切水果等游戏的制作过程,激发编程兴趣;黄昱森同学通过“财富大富翁”游戏模拟社会场景,融合财经知识与社会责任教育,助力孩子们提升财经素养与社会责任感。

 2.jpg

  织翼实践队成功入选2025年“AI4Education大学生AI赋能乡村教育公益计划”。据悉,该计划作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乡村教育项目,由中国大学生知行促进计划、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联合发起。实践队借助该公益计划提供的AI工具全面优化支教课程方案与课件,将抽象概念生成可视化教学内容,显著提升支教课堂质量。课堂上,队员们向孩子们介绍常见AI大模型工具,带领他们体验AI生成绘本、照片等功能,让孩子们直观感受科技魅力。课后,队员们还与甲根坝中心小学积极对接,捐赠全套AI教学工具,并通过线上培训提升当地教师的AI应用能力,切实助力乡村教育提质。

3.jpg 

聚焦产业痛点,推普民宿双向助力

  随着当地“藏家乐”旅游产业的快速兴起,民宿经营不善、村民与游客沟通不畅等问题逐渐显现。为此,织翼实践队制定专项方案,同步推进民宿产业调研与普通话推广工作。尹良君老师带领队员走访亚弄村十余家民宿及住户,通过问卷调查与入户访谈,全面掌握当地普通话普及情况、民宿运营现状及经营难题。

  根据调研情况,实践队迅速形成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对于青少年群体,队员们结合调研结果与当地语言特点,开设普通话纠正课程,并通过旅游宣传情景模拟、木雅文化论坛等互动形式,既提升孩子们的普通话水平,又增强其家乡文化宣传的责任感。面向“藏家乐”从业者,实践队在亚弄村“藏家乐”农旅接待技能培训会上向大家介绍了团队基于调研数据形成的产业分析报告,梳理经营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重点强调普通话在民宿服务、旅游向导、车辆运营等场景中的应用价值,将语言教学与职业需求紧密结合,为民宿优化经营、提升效益提供切实支持。此外,实践队与中国民用航空学院空中乘务学院“乘语”团队联动,在扎日村联合开展联合推普活动,共同研讨推广难点及解决对策,形成助力语言互通的合力。

4.jpg 

厚植家国情怀,共筑民族团结之基

  实践队在活动中始终肩负维护民族团结的使命,将民族团结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各项环节,着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暑期夏令营开设中华文化课堂,队员们宣讲“两弹一星”精神与科学家精神,点燃高原学子科技报国的热情;音乐课上,带领孩子们学唱《五十六个民族一家亲》《同心筑梦》等歌曲;语文课中,共同朗诵《春望》《夏日绝句》等爱国主义诗词;通过制作非遗漆扇、绘制传统水彩画等活动,引导孩子们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文化认同感。在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爱国主义教育成果展上,队员们与来自日头村、扎日村的30余名藏族儿童共同演唱《爱我中华》《我和我的祖国》,用歌声传递民族团结之情,凝聚同心筑梦的力量。

5.jpg 

挖掘文旅资源,助力乡村特色发展

  结合甲根坝镇木雅文化特色及当地“依托‘一座山’,盘活‘一棵树’,用好‘一块田’,护好‘一条河’”的“四个一”工作思路,织翼实践队制定专项文旅宣传方案。队员们在海拔3600米至5000米的高海拔区域,克服高海拔环境困难,开展实地考察,精细拍摄当地代表性人文景观与自然风貌,精心制作高质量8集文旅宣传片,系统展示亚弄村的人文景观与自然风貌,视频总播放量突破5万次,为当地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宣传支持。

6.jpg 

  今年是织翼实践队连续第十年奔赴康定市甲根坝镇亚弄村开展暑期实践活动。十载春秋,初心如磐。实践队始终秉持“用专业服务乡村,以行动践行担当”的理念服务乡村发展,十年来一批批队员接续奋斗,用青春的脚步丈量高原大地,以专业的知识服务乡村振兴,在教育帮扶、产业助力、文化传承等方面取得了扎实成效,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编辑:刘瑶  / 审核:王晓刚  / 发布: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