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金秋九月,桂香盈袖。外国语学院2025级迎新工作温情启幕。
开学前,学院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新生指南、校园攻略等系列推送,为新生群答疑解惑。报到期间,从校门到学院报到点,从迎新展台到宿舍楼道,处处洋溢着热烈的氛围与暖心的关怀。学院为来自五湖四海的新生们打造了一场兼具仪式感与归属感的入学体验,助其顺利解锁“外院人”新身份,开启成电逐梦新征程。
定制礼包藏心意,初遇即是 “专属感”
学院为2025级新生打造的迎新礼包,将“学汇中外,语通世界”的理念印在定制POLO衫、多功能笔记本与主题手提袋之中。三件物品既以学校学院标识、多语种元素传递归属感,又各自彰显特色——“外院红”POLO衫凭左胸院名、袖口院徽等多标识强化身份认同,笔记本以萌趣手绘与多语种元素增添学趣,撞色手提袋则借多语问候及院训,成为行走的“外院名片”。每一件礼物兼具实用与审美属性,让新生在实用好物中感受外院文化,开启精彩大学旅程。
迎新现场暖人心,双向奔赴 “归属感”
本科和研究生迎新报到点设在学生活动中心二楼九洲厅,预科生迎新报到点设在沙河校区。从清晨到傍晚,学校学院领导、老师、辅导员、导生及志愿者们始终坚守岗位,用热情与细致为新生保驾护航。校党委书记曹萍、校长胡俊也来到迎新现场,与同学们亲切交流并合影留念。
学院创新志愿服务模式,组建由2024级学长学姐与2025级提前到校的骨干新生组成的“新老接力志愿队”。学长学姐凭借“过来人”经验,骨干新生则以“同龄伙伴”的身份,主动分享自己的入学感受,陪同新生熟悉校园环境,帮助他们快速消除陌生感。
在报到点,学院安排经验丰富的导生轮流坐班,负责引导新生完成报到登记、领取物资等流程。导生们结合自身经历,鼓励新生“找准方向,大胆尝试”,让新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畅所欲言,将初入校园的忐忑转化为对未来的期待。
学院在报到点旁搭建了“外院迎新打卡点”,并摆放有多语种创意KT板。新生们纷纷驻足拍照,有的与父母合影留念,记录“送学”的温馨瞬间。有的同学与新认识的同学并肩“比耶”,定格青春初见。
学院领导和老师深入宿舍,对2025级研究生、本科生、预科生宿舍进行走访慰问。每到一间宿舍,老师们都仔细查看住宿环境,询问新生是否需要帮助,并耐心解答新生问题。
家校同心话培养,携手共筑“认同感”
学院举行本科新生家长会,邀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李媛教授带来题为“大学生孩子的心理特点与家庭支持计划”的专题讲座,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并支持子女的大学生活与心理成长。
院长胡杰辉以“电子科大特色外语人才培养的成电方案”为题,系统阐述了学院人才培养理念与发展愿景,并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学院外语与科技融合的办学特色。
副院长邹涛及各系部主任分别就专业建设、培养方案等内容作了详细解读,鼓励新生夯实专业基础、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复合型外语人才。
语科融合新气象,典礼点燃“启航感”
学院今年迎来了7名博士研究生、82名硕士研究生、1名博士留学生、1名硕士留学生、105名本科生,以及93名少数民族预科生,学院新生开学典礼在清水河校区图书馆求实厅隆重举行。
院长胡杰辉教授致辞,勉励新生夯实语言基础、融合科技视野,成长为兼具人文情怀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优秀教师代表、高年级学生代表和新生代表分别发言,鼓励新生以最饱满的状态迎接大学新生活。典礼在庄重热烈的氛围中圆满落幕,为新学期拉开了序幕。
至此,外国语学院 2025 级迎新工作圆满结束。愿2025级新生们以此次入学为起点,在外国语学院的沃土上,以语言为翼,以梦想为帆,逐光而行,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
编辑:助理编辑 / 审核:刘瑶 / 发布:王晓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