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我校核心专业课程教材《光纤通信(第二版)》正式出版
文:信通学院 图:孟阳 来源:信通学院 时间:2025-09-30 405

  近日,由我校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邱昆教授、江宁教授等教师编写,华为光产品线深度参与的《光纤通信(第二版)》教材正式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教材入选教育部战略性新兴领域(新一代通信技术)“十四五”高等教育教材、科学出版社“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得到了电子科技大学“普通本科教育高质量教材建设计划”、电子科技大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建设项目、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高水平教材建设支持计划”等教改项目支持,由副校长孔令讲教授作序推荐。该教材以全新的知识体系、数字化教学资源和产教协同模式,为通信领域人才培养注入强劲动力,为我校通信类专业及相关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已于2025年秋季学期正式投入使用。

1.png

三十年匠心传承,经典教材再焕新颜

  作为国内光纤通信教育的经典教材,其理论根基可追溯至1995年邱昆教授出版的《光纤通信导论》(国内最早的光纤通信教材之一)。2008年,首版《光纤通信》出版即入选“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成为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核心课程用书。2022年,邱昆教授领衔电子科技大学光纤通信领域一线青年教师,并联合华为光产品线技术专家启动全面修订,完成了从“经典传承”到“前沿引领”的跨越式升级;历时两年打磨的第二版教材于2024年12月由科学出版社正式推出,并入选新一代通信技术新兴领域“十四五”高等教育教材。

知识体系重构,突破学科边界

  第二版教材突破传统框架,构建起“光纤传输-光器件-光网络”三位一体的知识架构。

  全链路覆盖:从光纤传输理论、光电器件原理到光网络架构,形成完整知识闭环;

  前沿技术融合:深度整合相干光通信、光传送网、DSP赋能高速光传输等前沿成果,新增“空分复用光纤传输系统”、“全光信号再生”、“新型光通信器件”等章节;

  工程案例贯穿:引入F5G、数据中心光互联、海洋光缆等真实场景案例,配套华为“智能基座”相关课程资源,强化理论实践衔接。

  与同类教材相比,其特色在于将光传输技术与光网络架构深度融合,使学生通过一门课程即可系统掌握从基础理论到工程应用的完整技术链条。

数字资源赋能,打造立体课堂

  教材同步推出配套PPT课件、微视频及知识图谱,由第二主编江宁教授与华为专家联合开发。

  碎片化学习工具:核心章节重点知识配套5-10分钟视频解析,支持移动端随时随地学习;

bf4c3e8fbf607f71b0e75b391060cfad_2bc7a.p

  智能知识图谱:构建知识点关联网络,实现个性化学习路径推荐;

  产教融合资源库:华为光产品线提供前沿应用案例和相关课程配套资源。

  这种“纸质教材+数字资源”的新形态,高度契合当代大学生和科技人才学习习惯,有利于解决光通信领域“理论抽象、实践门槛高”的教学痛点。

产学研协同,锻造精品内核

  教材编撰团队呈现“双一流”特质。

  学术权威领衔:主编邱昆教授曾任国家863计划光纤通信专家组专家,团队成员均为长期从事光纤通信领域前沿学术研究和工程应用研究的一线青年教师,其中教授4人(国家级人才2人),副教授2人;

  企业专家深度参与:华为光产品线10余位资深工程师贡献产业视角、前沿案例等,确保内容与F5G、OTN等最新技术标准同步;

  教学科研一体:所有案例均源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863计划、以及企业真实项目,实现“科研反哺教学、技术驱动创新”。

筑基人才培养,服务国家战略

  当前,我国正加速推进“双千兆”网络建设和“东数西算”等战略性工程,光通信人才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新版教材既可为通信工程、光学工程本科生夯实专业基础,也可作为研究生入门的“进阶指南”,其产教融合模式为破解高校教育与产业需求“两张皮”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始终将高水平教材建设视为立德树人、培育英才的基石。通过系统实施“学院高水平教材建设支持计划”,学院教材建设工作成果丰硕,累计出版教材102本,其中13本入选国家级规划教材,21本入选省级规划教材。近年来,学院紧抓发展机遇,成功获批教育部“新一代通信技术”战略性新兴领域“十四五”高等教育教材体系建设项目。以此为核心,学院推出《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卫星通信导论》《机器学习基础》等一批代表学科前沿、广受师生好评的高水平新形态教材,奠定了核心课程的优质资源基础。

  面向未来,学院积极响应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将全面启动数字教材建设计划,力争实现本科专业核心课程教材数字化全覆盖,为培养引领新时代电子信息领域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提供全方位、立体化教学支撑。


  《光纤通信(第二版)》主编介绍

4.png

  邱昆,二级教授,国家级领军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四川省突出贡献专家,国家863第三、四届光纤通信专家组成员。长期从事光通信领域教学和科研工作,发表中科院二区以上高水平SCI期刊论文200余篇,获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150余项,主持863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20余项,先后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0项。先后出版光纤通信领域经典教材专著4部:《光纤通信导论》、《光纤通信系统》、“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光纤通信》、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新兴领域“十四五”高等教育教材《光纤通信(第二版)》。

3.png

  江宁,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IEEE高级会员,中国密码学会混沌保密通信专委会委员,“智能基座”新一代通信专业产教融合课程建设专委会委员。长期担任本科课程《光纤通信》、《通信原理》主讲教师、以及研究生精品课程《光纤通信系统和网络》、《光纤传感与通信前沿》课程负责人,主持和参与多项教学改革项目,获电子科技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1)。长期从事光纤通信、光计算、保密光通信等领域前沿科学研究,发表中科院二区以上高水平SCI期刊论文6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22项。

编辑:李果  / 审核:王晓刚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