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时讯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人工智能+康复学进展与趋势报告暨‘科技创造美好生活’体验分享会”举行
文:电子科大出版社 图:电子科大出版社 来源:出版社 时间:2025-10-20 615

10月18日,“人工智能+康复学进展与趋势报告暨‘科技创造美好生活’体验分享会”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与电子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系2025天府书展重要活动之一。

微信图片_20251018223246_11_2.jpg

电子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副主任邱静、第12届世运会火炬手林寒、新都区中医医院党委书记王瑗萍及副院长严欢、电子科技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临床研究部主任张旭东、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与健康研究所教授孙君志等嘉宾和数十位读者出席了本次活动。

活动围绕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精心策划出版的《智能康复学》一书展开。该书系统阐述了智能康复学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以及在多个领域的应用案例,涵盖了康复工程、人工智能、生物医学工程等多学科知识,是一本兼具学术性与实用性的重要著作。该丛书的出版不仅丰富了中国智能康复领域的学术内涵,而且彰显了出版力量在驱动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升级中的关键作用。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田江致辞,并表示当人工智能读懂每一次迈步的渴望,智能康复便成了重启人生的力量。作为这一进程的记录与推广者,出版社推出《智能康复学》一书,正是为了将电子科技大学机器人中心为康复注入的精准力量,转化为能够赋能整个行业的智慧成果。科技打破了身体的局限,而出版让这种突破成为可共享的财富,让每一步前行都汇聚成行业奔赴美好的强大动能。

活动中,电子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副主任邱静作了题为“人工智能+康复学进展与趋势”的专题报告,深入剖析了智能康复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方向。

第12届世运会火炬手林寒分享了“科技创造美好生活”的亲身经历,现场演绎了科技如何助力康复,让人们不被现状定义未来。人工智能为患者定制康复路径,智能器械支撑着每一步的前行,科技的力量让“能行走、享生活”不再只是期待。


编辑:刘瑶  / 审核:王晓刚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