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成电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四川观察:量子互联新进展 “银杏一号”平台功能上新
文:四川观察|记者 毕圆 图:周强教授团队 来源:基础与前沿研究院 时间:2025-10-21 137

10月17日记者获悉,由电子科技大学、天府绛溪实验室与国内合作单位共建的“银杏一号”量子互联实验平台日前推出新功能:新增多用户量子纠缠密钥功能,将4用户量子纠缠密钥率的纪录提升2个数量级,达到约3.6kbps@40km,并将纠缠密钥互联用户数量增加到6个,纠缠密钥分发距离理论上可达到250公里,有望结合量子纠缠中继实现城际量子纠缠密钥分发。此次取得的研究成果以“High-rate quantum networks with energy-time entanglement”为题发表在国产高水平学术期刊《Advanced Photonics》上。

多用户量子纠缠密钥分发原理装置和典型结果

据电子科技大学基础与前沿研究院副研究员范云茹介绍,研究团队为此次“银杏一号”功能上新,开展了新一轮的关键技术攻关,新研制出一款“宽带量子纠缠光源”,该光源在时间-能量自由度上纠缠,可以在光纤通信波段实现64nm带宽的量子纠缠输出,为平台后续组网奠定基础。该前期成果以“邀请论文”的形式发表在《Chinese Optics Letters》上,并以该杂志的Editors’ Pick方式得到报道。另一方面,围绕多用户量子纠缠密钥组网,研究团队使用可编程波长选择开关作为“银杏一号”的“网络交换机”,“宽带纠缠光源”的输出光子通过交换机分发到用户手中。通过上述关键技术攻关,“银杏一号”既可实现多用户同时连接,又能根据网络业务需求随时动态调整接入用户,实现“量子资源按需分配、量子安全时刻守护”的功能。

研究团队研制的高性能宽带量子光源

至此,“银杏一号”量子互联平台的国际领先突破达到四项,此前三项分别是“城域量子隐形传态速度两年来国际领先”“多用户量子组网频道资源消耗较国际最优方案省2/3”“攻克国际首款氮化镓量子光源芯片”,天府绛溪量子互联网前沿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登科博士总结说。

此外,据电子科技大学基础与前沿研究院教授、天府绛溪量子互联网前沿研究中心主任周强介绍,此次研发团队的骨干人员中,还有一位学校物理学“强基班”的本科学生。这表明“银杏一号”研究平台既是我省量子科技攻关的创新平台,又是我省量子科技人才培养的创新基地。我省近年来对量子科技的重视和投入,为“银杏一号”科研团队勇闯量子“无人区”提供了坚强后盾。

接下来,“银杏一号”科研团队将继续攻关关键核心技术,研制固态量子存储中继、光量子计算系统等,推进成都量子互联示范网的全面建设,产出更多更具国际影响力的“书架”成果,并通过天府绛溪量子中心孵化的天府量鉴、天府芯穹、无问量测三家初创公司,让四川造量子科技成果摆上“货架”。天府绛溪量子互联网前沿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琪博士介绍,他们还将扩大人才培养创新基地的功能,不断健全我省量子科技创新要素资源,鼓励四川青年以科技创新“包产到户”的方式参与量子科技革命的浪潮中来,将四川打造成国家量子科技的创新策源地、产业承载区、人才强磁场。


编辑:助理编辑  / 审核:王晓刚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