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时讯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第十二届ACM国际纳米尺度计算与通信会议在我校举办
文:龙秀芝 图:龙秀芝 来源:生命学院 时间:2025-10-28 661

10月23日─25日,第十二届ACM国际纳米尺度计算与通信会议(12th 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anoscale Computing and Communication,ACM NanoCom 2025)在我校举办。该会议是纳米尺度计算与通信领域的旗舰会议。这是该会议首次来到亚洲举办。

ACM NanoCom 2025由我校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承办,生命学院陈意钒担任大会主席,以“纳米尺度计算与通信的跨学科交叉与创新应用”为主题,汇聚了该领域的国际顶尖学者。会议邀请加拿大工程院、德国国家科学院、德国国家工程院、欧洲科学院院士、IEEE通信学会现任主席、德国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Robert Schober作大会主旨报告;邀请国家青年科学基金(B类)获得者、上海交通大学韩充,教育部重大人才计划特聘教授、南京邮电大学晁洁作特邀报告。校党委副书记韩旭东,科研院、生命学院相关负责人出席开幕式。会议收到了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知名学者的稿件,代表了纳米尺度计算与通信领域最前沿的发展。

1eb1e4ea78b526d60e54703ce71ec92c.jpg

韩旭东代表学校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我校在相关科研领域的发展概况与学科建设成果。他指出,承办此类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是学校深化国际交流合作、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举措。学校将大力支持此类前沿交叉领域的学术活动,希望通过思想的碰撞激发创新火花,为推动全球科技进步贡献智慧与力量。

2.jpg

IEEE通信学会现任主席Robert Schober在大会主旨报告中分享了分子通信技术发展的最前沿趋势与挑战,展示了团队在相关领域的深耕与创新应用。上海交通大学韩充的特邀报告分享了在太赫兹近场波束操纵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南京邮电大学晁洁的特邀报告介绍了智能DNA纳米机器系统。生命学院陈意钒作为大会主席,与相关部门协同配合,为会议的成功举办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3.jpg

ceed108010124086cc41300aacdfd79d_d5b1f.j

24bc476a11e8a3b6690124d3346bc700_d5b1f.j

大会设立了多个专题演讲与海报展示环节,议题涵盖“分子通信调制与优化”、“分子通信中的调制和信道建模”等基础理论,也延伸至“分子通信中的AI与智能方法”等创新热点,并进一步探讨了“分子通信中的系统设计和网络实现”等应用前景。会议还同时举办了“第二届亚太分子通信论坛(2nd Asia-Pacific Workshop on Molecular Communications, APMolCom 2025)”和“太赫兹纳米通信论坛”。各个分会场为与会学者提供了一个深度交流的平台,现场讨论热烈,学术氛围浓厚。

5d1f3e96eb461752069452197ece31ea_d5b1f.j

 参会的专家学者团先后参观了电子科技博物馆以及中国—古巴神经技术与脑器交互“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进行深入的学术交流与考察。代表团通过丰富的图文史料和实物展陈,全面了解了电子科技大学自建校以来的发展历程、深厚的学术积淀以及在电子信息领域的卓越贡献。“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负责人向嘉宾们详细介绍了实验室在前沿脑科学、神经工程及脑器交互技术等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与成果。

8.jpg

本次会议的顺利召开,充分展示了生命学院在组织国际学术活动、推动跨学科研究方面的卓越能力,显著提升了我校在国际学术界的能见度与影响力,为我校在纳米尺度计算与通信这一前沿领域的深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编辑:罗莎  / 审核:王晓刚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