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扣中心任务、服务发展全局,在学校工会的指导支持和学院党委的统一部署下,电子学院工会以深化自身改革建设、强化工会组织凝聚力为支撑,立足电子信息领域学科优势与育人使命,以“传承精神强根基,凝心聚力促发展”为主题,以“突出政治引领、彰显电子特色、强化实践效能”为基本原则,多维度、多形式开展“发挥’博雅书斋’平台优势,着力打造电子学院‘弘扬科学家精神’主题沙龙系列活动”。该项目成功入选学校工会2024年“政治思想引领”专项。

传承老一辈电子科学家精神,筑牢思想根基
2023年,电子学院科学家精神宣讲团成立,首批成员由21名学院的老中青师生组成;2024年,学院工会牵头组办“弘扬科学家精神,赓续科技强国使命”主题沙龙,聘任包括IEEE Fellow、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院长薛泉教授在内的17位专家、教师为第二批宣讲团成员,聘任仪式后,薛泉教授作了题为“传承科学家精神,培养创新者智慧”的报告,结合自身经历生动讲述了林为干院士的“学缘”以及他对科学家精神的理解。

同时,学院与贵州省岑巩县第三中学共建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面向全县中学师生开展电子科学家精神宣讲,引导教师勇担时代使命,点燃学生探索科学梦想。宣讲团成员吴振华副教授以“人生之路——记刘盛纲院士科学家精神”为题,介绍了刘盛纲院士的科学人生,宣讲团成员、林为干班学生尹千里分享了林为干院士“做一辈子研究生”的故事。

学院工会组织聆听“弘扬教育家精神专题”系列报告会,引导广大教师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组织师生缅怀林为干院士,从事迹中汲取力量,感悟老一辈科学家的报国初心;组织参观“成电立德树人奖”优秀事迹展,用实际行动诠释教育者的责任与担当;组织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切实提升了政治素养与思想觉悟,强化思想引领作用。

弘扬新时代青年科技工作者精神,凝聚育人合力
学院刘盛纲教授团队、杨仕文教授团队和邓龙江教授团队先后获得“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荣誉。学院分工会邀请“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相关负责人,围绕“团队文化建设和精神传承”“青年如何坚定科研强国梦想”“营造和谐导学关系”等主题开展分享活动,20余个科研团队负责人及成员参与交流,围绕以黄大年精神为引领强化团队建设展开深入探讨。

学院共有15个团队和65名个人获得校级以上荣誉。为了更好发挥青年人才头雁作用,在2024年的新进教师培训会上,分工会邀请“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陈涌频教授和四川省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王成教授,分别讲述四川省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研修学习心得,分享了他们在学生培养、科研工作、学术交流等方面的经验,并给青年教师们的职业发展提出了宝贵建议。
关怀科学家身心健康,守护教职工成长底色
学院工会高度重视教职工身心需求,依托“四川省职工心灵驿站──心灵茶吧”平台,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每周坐班式驻站咨询,解决教师工作、生活、家庭中的困惑。为了进一步深化团队协作,学院围绕提升教职工的办公能力和自我关怀能力策划了系列主题沙龙,以案例的形式传授技能,为教职工个人发展提供助力。
学院工会还重点推进 “博雅书斋” 升级建设,对空间进行了翻新改造,并借助“有家成电”公众号发布专题视频,扩大影响力。书斋长期开展名人传记书籍分享活动,不断更新书单,打造院内图书角,让全院师生从科学家的生平事迹中汲取奋进力量。作为教工小家,该空间被师生用于举办各类活动,活动举办使用率超50%,已成为学院文化交流、凝聚团队力量不可或缺的重要场所。

2025年,学校提出文化兴校的发展战略,学院工会以思政引领专项为牵引,持续凝练“电子科学家精神”,以更多元形式传承弘扬精神内涵,为教职工和学生提供更加强大的精神指引与动力支持,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学院迈向世界一流研究型学院贡献更多工会力量。
编辑:刘瑶 / 审核:罗莎 / 发布:王晓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