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近日,由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的“华为杯”第七届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在青岛举行。经过激烈角逐,我校研究生荣获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1项,获奖数量再创新高。此外,我校在华为赛题专项获一等奖1项,在青岛市赛题专项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学校获评“优秀组织奖”,王鹏老师获评“优秀指导教师”。

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是面向全国在读研究生的人工智能领域高层次、综合性创新竞赛。大赛围绕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主题,聚焦未来战略性技术发展,致力于激发研究生创新意识,提升实践能力,为人工智能领域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本届大赛以“AI赋能,智创未来”为主题,历时六个月,共吸引来自365所高校的3421支队伍报名参赛,经过激烈角逐,最终252支队伍晋级全国总决赛。
在赛事中,由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王鹏老师指导,计算机学院羊叙铮、凌俊、樊美娅和周彬组队的参赛作品“火眼金睛——复杂表格结构化理解与智能分析系统”荣获全国一等奖。该作品提出了一套基于多模态大模型与创新强化学习算法的表格精准解析与智能问答的解决方案。作品相关研究成果或解析模型已开展服务,为知识密集型领域提供了可靠高效的表格智能化处理新范式,展现了强大的应用潜力与产业价值。

学校高度重视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将学科竞赛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生院大力实施“研究生科技创新支持项目”,重点围绕教育部“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等多项重要赛事,积极构建研究生学科竞赛分类分级的培育指导体系。在研究生院指导下,抗干扰重点实验室作为该赛事的校内赛承办单位,积极对接赛事组委会,系统组织赛事动员、专题培训和校内选拔,不断提升参赛项目的质量、影响力和竞争力。
后续,学校将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以服务国家关键领域的国际级、国家级和行业顶尖企业级重要赛事为牵引,以赛育人、以赛促研、以赛促教、以赛促创,助力国家重点、急需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获奖名单
序号 |
作品名称 |
参赛成员 |
国赛成绩 |
1 |
火眼金睛——复杂表格结构化理解与智能分析系统 |
羊叙铮、周彬、樊美娅、凌俊 |
一等奖 |
2 |
基于多模态数据分析的胎肺发育无创辅助诊断技术 |
罗园新、崔翔昊、七尚芙、田亚里笛 |
二等奖、青岛专项一等奖 |
3 |
MoCE-JDD:基于复杂性专家模型的视频联合去噪去马赛克算法 |
罗思远、张亭 |
二等奖、华为专项一等奖 |
4 |
声脉智诊——超声感知协同智能大模型的电力设备诊断平台 |
刘振威、张博楠、游鸿儒、何彭 |
二等奖、青岛专项二等奖 |
5 |
智波护心:毫米波雷达非接触式AI磁共振门控系统 |
张永伟、刁瀚、钟锐 |
二等奖 |
6 |
钢质智数——OpenEuler赋能全场景协作钢筋质检计数解决方案 |
林岩松、程子涵 |
二等奖 |
7 |
基于垂类大模型的高经济浆果智慧种植专家 |
管佳金、符元双、张铁城、郑智慧 |
二等奖 |
8 |
脑域解码师——ASD智能问答与评估平台 |
冷奕奇、王荣帆、车卓逊、饶栩 |
二等奖 |
9 |
数据熔炉:智能体驱动的AI研发数据基座平台 |
张兴帅、吕铭、石巍岳、万宇航 |
二等奖 |
10 |
基于LLM和IoT的智慧工牌 |
李禹锡、姚鑫、陈涵 |
三等奖 |
11 |
面向远程任务的智能无线控制融合验证平台 |
李清亮、曹恒宇、汪磊、黄一泰 |
三等奖 |
12 |
基于Path_GPT_Model的可应用于仓储物流的高效避障AGV路径规划系统 |
王豪、孙昊一、刘婷、王艺锦 |
三等奖 |
13 |
自动驾驶车辆潜在风险预测系统 |
陶玥明、彭亮、颜家林、段继强 |
三等奖 |
14 |
无间行者——GNSS被动拒止环境下无人飞行器自主巡航与感知识别系统 |
李家楠、钟楷波、赵欢、唐雪 |
三等奖 |
15 |
BoardCentry——基于人工智能的主板质检系统 |
陈耀坤、宋沛釜、付江南、张书豪 |
三等奖 |
16 |
低空哨兵——基于深度学习的无人机违规飞行智能识别系统 |
王泽锡、付文慧、李杨阳、杨在行 |
三等奖 |
17 |
智能照亮成长——面向孤独症儿童智能诊疗的脑机接口技术 |
刘岩、李阳拱、潘越、陈宝丹 |
三等奖 |
18 |
“灵犀”质检 ——基于边云协同的可解释性工业瑕疵检测系统 |
赵韵涵、娄俊逸、何思作、王毅 |
三等奖 |
19 |
问答场景中复杂问题的多层级拆解 |
张耕豪、甘胜凯、梁雯倩、周诗雨 |
三等奖 |
20 |
Who Said:声画协同的影视剧说话人识别系统 |
刘鹏、白浩杰、杨明剑、朱宏伟 |
三等奖 |
编辑:罗莎 / 审核:李果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