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近日,学校本年度“成电故事”新生讲座课程圆满收官。讲师团成孝予等15位老教授、老干部及邸爱英等3位新聘老师,为全校2025级本硕博新生开办了23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精彩报告,让新生了解学校建校历史,感受一代代成电人的精神风貌。

2025“成电故事”课程研讨暨备课会
6月,校关工委、素质中心在沙河校区召开“成电故事”课程研讨暨备课会,明确课程“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要求,与会老师围绕立德树人、弘扬成电精神,分享了老一辈建设者的感人事迹,并就结合学校学科优势讲好新时代成电故事、引导学生肩负使命进行了深入交流。

成孝予教授为物理学院讲述成电故事
成孝予教授以“溯源、育人、科技、文化”为主线,系统回顾了电子科技大学自1956年建校以来的发展历程。他生动阐述了学校从“国防七子”之一到跻身“双一流”建设高校的辉煌历程,通过吴立人、谢立惠等建校元勋以及林为干、刘盛纲等院士的重要贡献,展现了成电“大师云集、身出名门”的深厚底蕴。

龚耀寰教授为医学院讲述成电故事

龚耀寰教授为信通学院讲述成电故事
龚耀寰教授作为成电第一届学生,以老学长、老教授的双重身份,带领新生们穿越时光,重温成电的流金岁月。他结合医学院的特色,分享了成电在医工结合领域的探索与创新,鼓励医学生们将电子信息技术与医学深度融合,为未来医疗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吴小平教授为机电、英才学院讲述成电故事
吴小平教授以“与成电共成长”为线索,将校史脉络与亲身经历交织。他生动描述了建校初期前辈们在煤油灯下绘图纸、用算盘核数据的艰苦岁月,以及团队攻关国家级项目时连续三个月实验室灯不熄的拼搏精神,让“成电故事”从文字记录变成看得见、学得来的精神养分。

凌宝京教授为光电学院讲述成电故事

凌宝京教授为学校2025级研究生党员骨干“研途先锋”训练营学员开设主题讲座
凌宝京教授作为成电建设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人,深情回顾了自己与成电同行六十余载的奋斗历程。他通过一张张珍贵的老照片,生动再现了早期成电人参与建校劳动、科研攻关、“彩电大会战”等一系列感人故事,鼓励同学们在扎实专业学习的基础上,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郑家祥教授为经管学院讲述成电故事
郑家祥教授以自身四次职业履新的独特视角,深情回顾了与成电的深厚渊源。他从技术型人才到技术+管理型人才的转变经历,展现了成电人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品质。他对新生提出注重硬软实力兼修的要求,勉励大家成为适应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古天祥教授为自动化学院讲述成电故事
古天祥教授作为成电69年沧桑巨变的亲历者、建设者和贡献者,以平实而深情的语言,从一张张珍贵的历史老照片讲起,将时光拉回到建校之初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他勉励新生珍惜在成电求学的宝贵时光,将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到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

唐明光教授为电子学院讲述成电故事
唐明光教授结合自己在成电开展光纤通信相关科技攻关的经历,向同学们展示了老一辈成电人艰苦奋斗,为国家科技发展贡献毕生心血的感人故事。他总结道,“成电培养了我,我也将我毕生的精力回馈成电、回馈社会”,表示要用实际行动关爱下一代成电人成长。

朱大勇教授为材料学院讲述成电故事
朱大勇教授将大家的思绪带回了1956年,作为成电首批学子,他亲身经历了学校在“秘密报考”中诞生、在艰苦环境中成长的峥嵘岁月。他分享了从电子管到激光器的科研攀登历程,并叮嘱同学们树立远大志向,珍视健康,在科研学习中敢于选择前沿领域。

周恒义教授为计算机(网安)学院讲述成电故事

周恒义教授为软件学院讲述成电故事
周恒义教授以“求实求真,大气大为——创业者的故事与成电精神”为主题,深情回顾了学校的建校历史与辉煌成就。他介绍了学校首任党委书记吴立人、院长谢立惠等为学校创立、学科奠基和发展壮大所付出的艰辛努力与卓越贡献,使成电的过去变得可感可及。

罗惠琼教授为软件学院讲述成电故事
罗惠琼教授带领同学们在学校与软工的发展脉络中漫游穿梭,梳理了计算机系统与互联网技术波澜壮阔的发展史诗。她通过学院科研成果与校友实例,直观展现了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的建设成效,勉励同学们心怀“国之大者”,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

刘乃琦教授为软件学院讲述成电故事
刘乃琦教授以“成电的昨天、今天与未来”为主线,带领新生走进成电的历史长廊。他用数据还原历史,展现出从无到有拓荒者的西迁精神,并以“计算思维+软件工程+工程思维”三点,为新生勾勒专业发展的未来路径,鼓励他们成为适合这个岗位的人。

徐全智教授为数学学院讲述成电故事
徐全智教授以“我与成电一道成长”为题,结合自身在成电69年的亲身经历,通过“成电建设”“童年记忆”“岁月历程”“求学之路”“精神传承”五个模块,生动讲述了学校自1956年建校初期艰苦创业到如今成为“双一流”高校的奋斗历程。

邓淑华教授为外国语学院、生命学院开讲

邓淑华教授为公管学院讲述成电故事
邓淑华教授从学校建校背景切入,系统阐释了成电文化中“使命、情怀、创新”的三重维度。她引用邓龙江团队在国防尖端技术领域的贡献以及多位校友的事例,生动诠释了成电人“胸怀天下、争创一流”的实践精神,鼓励新生在跨文化交流中传承成电精神。

张开华教授为集电学院讲述成电故事
张开华教授深情讲述了成电建校初期那段艰苦奋斗、爱国奉献的岁月。他回顾了以首任党委书记兼院长吴立人为代表的建校元老们响应国家号召,放弃优越条件西迁成都,以及苏联专家在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的帮助,这些共同奠定了成电的基石。他也向年轻一代阐释了“求实求真,大气大为”校训的深刻内涵,并引用毛主席的寄语,鼓励青年学子胸怀大志、锻炼身体、担当使命。

邸爱英教授为格拉斯哥学院讲述成电故事

邸爱英教授为格拉斯哥海南学院讲述成电故事
邸爱英教授以“不忘来时路,做优秀成电人”为题,结合自己在成电37年的工作与生活经历,生动讲述了学校的发展历史。她借鉴“竺可桢二问”,希望同学们思考“我到电子科大来做什么“”将来毕业后做什么样的人”,鼓励他们继承老一辈成电人的精神,做有趣的人,勇于跨界创新。

李玉柏教授为空天学院讲述成电故事
李玉柏教授以自身在成电的求学与工作经历为线索,讲述了无数成电人艰苦奋斗、勇攀高峰的感人故事。他鼓励同学们在爱校荣校中传承发扬成电精神,在立志、求知、成才的关键阶段树立远大理想,拓展认知边界,涵育人文情怀。

陈天麒教授为基础与前沿研究院讲述成电故事
陈天麒教授结合自身从寒门学子成长为电子专家的经历,生动阐述“成电精神”。他回忆自己当年如何依靠国家助学金克服困难、坚持求学,并以优异成绩考入成电雷达专业,从此与国防电子事业结下不解之缘。他通过分享自己及其同辈如何在艰难岁月中坚守科研与教学一线(在资料匮乏时自编教材,成功研制“无人值守雷达数据传输中转站”等),强调了独立思考、抓住机遇、勤奋学习、勇于担当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马永开教授为少数民族预科班开讲
马永开教授以“成电故事之成电校训”为题,从求实、求真、大气、大为四个篇章,讲述了电子科技大学肩负科技强国使命的建校背景、先贤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学校发展脉络及师生刻苦求学的风貌,并分享了优秀校友的成长故事,最后勉励新生刻苦学习,增强才干,成长为合格的“成电人”。
2025级“成电故事”系列讲座在新生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下帷幕。通过这场沉浸式的校史育人活动,新生们不仅增强了对母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更从老一辈成电人的奋斗史中汲取了精神力量。同学们纷纷表示,将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夯实专业基础,提升综合素养,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需要,在“求实求真,大气大为”的校训精神指引下,书写属于自己的“成电故事”,为强国建设贡献成电人的青春力量。
“成电故事”由学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心、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党委学生工作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合力打造,是一门纳入新生教育体系的讲座课程,是素质中心成电文化品牌之一、“文化深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电故事”坚持以“成电声音、中国情怀、世界眼光”为主题,旨在增强学生对成电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引导其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自2015年讲座课程开设以来,已经为9万余名新生开展讲座240余场。2019年,“成电故事”讲师团获学校教师节表彰“特别贡献奖”;参与“青春,为祖国歌唱”高校网络拉歌活动拍摄,亮相央视新闻联播;2020年“讲成电故事,育家国情怀——电子科技大学《成电故事》文化育人项目建设与实践”获评四川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四川省教育厅关工委两次将该项活动作为典型案例进行了介绍,并已入选全国教育关工委百个创新工作案例,获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等媒体报道。
编辑:罗莎 / 审核:李果 / 发布: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