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成电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四川新闻网:数智如何赋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这场首次在西南地区举行的学术交流会议进行深度探讨
文:首屏新闻记者 陈淋 图:电子科技大学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25-11-17 71

  11月13-15日,由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主办,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学术交流会在电子科技大学举行。这是会议首次在西南地区举行,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近700位专家学者和心理健康教育领域负责人,以“数智赋能,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进行了深度交流。

7cefffbe-b86a-484c-a8c5-a48b4afb8d36.png

开幕式现场

  会议期间,共组织举办6场主旨报告、19场主题报告、59场专题论坛和13个工作坊,围绕数智赋能、心育体系构建、咨询流派应用、危机干预等多维议题开展深入研讨。同时,会议择优收录最新研究成果54篇,汇编出版为《数智赋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优秀论文集。

  在视频致辞中,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副司长余先亭围绕加快推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高质量发展提出五点意见:聚焦核心课题,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培育积极品质,增强教育引导质效;夯实工作根基,提升教师队伍能力;坚持智能向善,加快推进数字赋能;完善体制机制,构建全员育心体系。他表示,教育部将持续把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守护学生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作为回答教育强国建设核心课题的重要内容。

  四川省教育厅巡视员赖英莉介绍,四川省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持续推动政策、机制与资源体系建设。近年来,四川构建了“1+21+N”高校“心链网络”服务体系,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建设“心理树洞云”等智慧平台,深化家校医社协同,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从分散探索迈向系统推进,形成一批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她表示,四川愿与全国同行携手共进,共促心理育人事业创新发展。

  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作为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中成立最早、活力最强的专委会之一,长期致力于推动学术研究、专业培训与政策建言,持续促进心理服务体系的规范化与专业化发展。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钱明指出,面对数智时代的新机遇,要积极运用智能技术构建更精准、更普惠的心理健康支持体系。他希望与会专家深入交流、凝聚智慧,共同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在协同联动、智慧高效中开创新局。

  新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正面临新机遇与新挑战。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乔志宏强调,心理健康教育应以思政引领“铸魂立根”,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时代使命紧密结合;推动从“风险防控”向“发展赋能”转型,激发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和潜能;强化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朋辈力量;同时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智慧技术在心理育人中的应用,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高质量发展。

96642026-e166-43f5-9e45-2a952181dd67.png

大会合影

  本届会议是专委会第八届理事会换届后的首次大型学术活动,旨在系统总结近年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实践,探讨人工智能赋能心理育人的新路径。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马喜亭表示,专委会将以此次大会为新起点,深化数智技术与心理教育融合,携手全国高校共建中国特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格局。

  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曹萍简要介绍了学校依托信息技术优势,构建“智慧教学、智慧实践、智慧咨询、智慧干预”四位一体数智化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探索成果。她指出,数智化既带来机遇,也提出新课题。“期待以本次大会为契机,与全国同行携手探索心理育人新路径,共同守护青年心灵成长。”

  据悉,本次会议立足时代需求,聚焦现实问题,旨在对近年来全国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理念创新、体系完善、模式优化、实践探索等方面的经验成果进行系统总结。会议为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供了高水平交流平台,为进一步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报道链接:https://scnews.newssc.org/system/20251113/001569813.html



编辑:罗莎  / 审核:李果  / 发布:陈伟